哈佛演讲:面向未来,培养有本民族文化之根的世界公民
2018年4月22日,昆山杜克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受邀参加2018哈佛中国教育论坛(China Education Symposium)并做主旨演讲。
刘经南提出,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他认为,教育效益的滞后性要求人才培养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和预见性,必须高瞻远瞩地预测、规划和探索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要培养人才能够驾驭未知因素挑战的能力。正如昆山杜克大学的教育目标所说,我们需要培养有本民族文化之根的世界公民。
面向未来
培养有本民族文化之根的世界公民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这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学校教育的长周期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能够应对解决人类社会未来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需求与问题,教育将学生培养成能迎接未来挑战的人才是社会的要求。教育效益的滞后性要求人才培养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和预见性,必须高瞻远瞩地预测、规划和探索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和变革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需要培养学生适应、理解和影响未来的能力,并能培养他们驾驭一切未知因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向未来的需求,面向未来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反思教育》报告中对未来教育做了深刻的阐述和深度的理解,她说:“我们在21世纪需要怎样的教育?在当前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教育的宗旨是什么?应如何组织学习?”她指出,我们要秉承人文主义教育观和发展观,立足于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以及为可持续的未来分担责任。报告指出,教育作为人类共同利益应该具有包容性,要尊重多元文化的基本权利和环境、价值观和知识体系的多样性。显然,未来教育要担当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多样化发展而培养人才的责任。
针对世界科技变革带来的冲击和不确定性,博科娃报告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职业也会消失,但学校教育和教师不会因为互联网、慕课、人工智能的出现而消失。因为人类从小就需要在亲密、多样、丰富的接触互动中学会认知、要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交锋和交融中学会合作,而学校能提供这样的环境,学校本身也需要探索科技变革时代的未来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和新模式。
20世纪末,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互联网兴起带来的文化交流的便捷,世界变得更加扁平,一个个跨国家之间、跨文化之间的合作大学教育新模式突破多重障碍。
在中国,本世纪以来,就有9所独立法人形式的中外合作大学相继脱颖而出,成长呈茁壮之势,究其原因,是全球化和科技革命启迪了人们的思维。中外合作大学是当今应对全球化和科技革命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最佳模式。
昆山杜克大学位于昆曲发源地中国昆山
照片来源:Helen XU
我们引进美国杜克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结合武汉大学的优势学科、学术资源和苏州及昆山的文化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瞄准世界、中国和长三角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确立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有本民族文化之根的世界公民”为人才培养目标,以“素质教育、知识探索、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为主线来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实现未来教育精神和原则的人才培养总体方案。
这里,“培养有本民族文化之根的世界公民”既体现了博科娃报告中实现文化多元化、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的要求,又体现了在坚持经济全球化重要时刻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和实现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而不同的中西方文化融合思想,让学生在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跨文化课程和知识探究性学习,结合国际化校园交流环境和全球性范围的社会实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尊重和欣赏他国文化、通晓国际规则、遵守他国法律、具有跨国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培养模式中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建立博科娃报告中提到的以尊重人、关爱人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通识博雅教育体系其中,最为关注的能力是想象力、沟通力、创造力、适应力和领导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未来的世界充满无限可能,通过科学技术与艺术交融、文学历史与未来跨越等丰富的课程内容和校园创意学术活动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给他们充分空间和自由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面向未来的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沟通力,特别是跨文化和跨界的沟通力。他们也需要成为积极的倾听者,能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形成自己成熟的判断,具有合作精神、能融合不同见解进而协同解决人类面临的复杂问题和挑战的能力,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他人合作实现共同目标。
昆山杜克大学首届本科生来自于六大洲27个国家,他们将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共同学习成长
精心设计的知识探究、社会实践的要求和程序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习近平主席说:“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
面对全球变化,面对国家间和社会上的激烈竞争,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日益贫瘠枯竭,面对科学技术的爆发式进展,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应该要接触社会,认知社会发展变化状态,增强适应社会能力。他们必须学会适应,才能生存,才能应变,才能发展。
社会实践与考察既让学生参与国际机构、政府部门、科研院校、跨国企业等高端层面的活动,又让学生深入中国偏远山区、非洲草原、海地地震灾区等贫穷地区,了解社会底层的疾苦和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敢谋全局的大局观、善谋长远的战略观;基于仁爱包容之心的团队意识,做坚持道德标准、规则程序和创新思维引领集体和机构实现理想和目标的领袖型实干家。
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硕士熊尚志2017年在肯尼亚做实地调研“肯尼亚高血压病人的家庭支持于用药依从性之间的联系”,这是他第一个自主设计并投身一线采集数据的研究课题。照片来源:熊尚志
昆山杜克大学在通识博雅课程体系构建中融入了培养学生的七大核心原则:有根的全球意识,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丰富的沟通技巧,独立探索与创造精神,英明的领导力,以及有追求的人生。
昆山杜克大学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的广阔天地,帮助学生探索未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中锻炼心智,目的并不仅仅是要他们将这些能力付诸实践解决当前的问题,更是为他们未来在各种无法预测的不确定情况下将知识融会贯通为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的使命不仅要为国家服务,还应参与世界治理和服务,为世界和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并在这些使命与服务的完成过程中完善自我和实现自己理想。
本演讲稿刊发于《中国教育报》2018年8月17日第3版,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电子报。
推荐阅读
刘经南院士:让我们共创、共建、共享昆山杜克大学的文化与精神
十年一剑 | 昆山杜克大学首届本科生入学
70天,7个国家,这个暑假“Global Healther”带你打卡全球健康目的地
◆ ◆ ◆
▲向上滑动
昆山杜克大学
杜克教育 中美经历 国际视野
dukekunshan
昆山杜克大学
Duke_Kunshan
长按右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